时序数据库 TDengine 展示核电场景下的高性能与 AI 创新

尔悦

2025年7月23日 / , ,

设备在升级,场站在扩建,但数据系统却还在“跟不上”。这正是许多核电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最真实的感受。高频采集、长周期存储、精度要求高……这些构成了对数据库系统的“炼狱级考验”。在这样一个背景下,国产数据库的能力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。

7 月 16 日,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“2025 可信数据库发展大会”在北京召开,汇聚了来自产业界、学术界、金融、能源、电信等多个领域的代表性机构与专家,从供给侧及应用侧等多角度深度呈现我国数据库技术前沿趋势、产业最新动态和行业应用实践。

涛思数据首席架构师肖波受邀出席“能源行业数据库应用创新”分论坛,发表了题为《时序数据赋能核电数字化转型,TDengine 引领创新新范式》的演讲,聚焦核电领域的高频数据处理难题,分享时序数据库 TDengine 的创新思路与落地经验。

时序数据库 TDengine 展示核电场景下的高性能与 AI 创新 - TDengine Database 时序数据库

核电站的数据采集是工业领域中最极端的场景之一。单个反应堆就可能包含数百个温度、压力、中子通量等监测点,数据以秒级甚至毫秒级频率持续产出,日数据量达 TB 级,且需要长达数十年保存以支撑趋势分析与安全审计。面对这种“高频、高精、长周期”的数据流,传统方案往往在存储、计算、查询效率等多个维度遭遇瓶颈。

在演讲中,肖波介绍了 TDengine 针对核电场景打造的技术方案。在由中核运行院与中国信通院联合组织的权威测试中,TDengine 在多项评估指标上交出优异答卷:在三节点三副本架构下,持续写入性能突破 550 万点每秒,面对高并发、多场景混合读写任务仍能保持低延迟响应;在高可用性、运维管理、系统容错等方面也均顺利通过全部 126 项测试用例,充分验证了 TDengine 在核电数据场景下的工程可靠性与性能领先。

测试还模拟了核电站真实的快采点数据结构,覆盖模拟量与数字量两类数据,进一步展示了 TDengine 在高频复杂时序数据处理上的能力优势。而在国产软硬件适配方面,TDengine 同样支持 x86 与 ARM 架构,兼容主流国产操作系统,具备良好的落地可行性。

除了强悍的数据库引擎性能,TDengine 还发布了时序数据分析 AI 智能体 TDgpt,将预测、异常检测、数据补齐和自动分类等能力融入时序数据分析过程。用户只需一条 SQL 指令,便可调用底层 AI 模型完成分析任务,实现“数据自己说话”的新型数据消费模式,为核电行业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提供新路径。如果你对 TDgpt 背后的设计思路、模型结构和应用方式感兴趣,可以参考我们近日发布的两篇文章《TDgpt 如何让时序数据库原生支持 AI?》《3 个行业实战案例,看 TDgpt 如何用 AI 激活时序数据价值》。

当前,TDengine 已在电力、水电、储能等多个能源场景中实现落地应用。未来,涛思数据将持续推进技术演进,推动时序数据在关键行业中的深入应用,助力中国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速、提质、提效。

访问 www.taosdata.comwww.taosdata.com/tdgpt,了解更多产品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