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择大于努力?看涛思数据两名 90 后如何获得“胡润 U30 企业领袖奖”

十天前,涛思数据两位92年生的联合创始人程洪泽、侯江燚双双被评为胡润U30中国创业领袖,达成他们人生一个新的里程碑。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骄傲,更是涛思数据的骄傲。洪泽是涛思的第三号员工,江燚是涛思的第六号员工。今天周末,想与众多的90后、00后分享一下他们的成长道路。 

拒绝大厂诱惑,从实习生到核心骨干

2017年5月我开始张罗涛思数据的时候,到处招人。在中国科大校友群里,有人推荐了一份简历给我。候选人叫程洪泽。我一看,他是科大空间物理本科,美国密西根大学EE硕士,学历背景不错。但他不仅没有工作经验,而且还有半年才会毕业,一开始我觉得并不合适。但是我又注意到,他本科获得过科大最高荣誉——郭沫若奖学金(洪泽的故事:曾获郭奖的我为什么毕业后选择一家只有5人的创业公司?写在涛思数据三周年),这个奖学金一个系一届只有一个,只有成绩最好的学生才能拿到。我历来喜欢学习不错的,就觉得他可以先来做实习生。

就这样,洪泽在涛思数据开张的第一天,加入了涛思数据。因为只能工作两个月,而且没有什么经验,因此我交给他的任务是比较独立、接口标准、很容易测试验证的模块:时序数据压缩模块。没想到洪泽很快就把数据压缩模块做好了。随后我又交给他做shell的开发,他也是很快搞好,大大出乎我的意料。 

因此,在他要回美国继续念书时,我找他细聊,希望毕业后,他能正式加入涛思数据,而且是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加入。

2018年2月,洪泽抵住了很多有诱惑的机会,正式加入涛思,负责存储引擎的研发。

 一开始,因为没有数据库存储的背景和经验,他就先从性能测试开始,找各种瓶颈,看怎么优化时序数据的存储设计。半年时间不到,他对存储已经相当熟悉了,可以完全独立的做研发和设计,能力远超很多大厂的数据库内核研发。 

洪泽现在正主导TDengine Database下一个大版本的设计,已经是涛思数据绝对的核心技术骨干。如果你感兴趣,可以在GitHub(https://github.com/taosdata/TDengine)上看看他设计的代码。

选择大于努力?看涛思数据两名 90 后如何获得“胡润 U30 企业领袖奖” - TDengine Database 时序数据库

发挥最大化优势,一工作就转型

洪泽正式加入后,推荐给我好几位科大和密大的同学。其中一位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,那就是侯江燚。江燚是中国科大本科,学地球物理,然后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留学。获得硕士学位后,在美国一家软件公司做Java研发,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后,他决定回国发展。 

当时他在北京和深圳都在看机会,已经有几个不错的offer。2018年8月,在与江燚见面后,我的第一个判断是,他不适合做涛思的核心模块开发,因为他没有EE或CS的学位,虽然会Java, 但是并不擅长用C/C++写程序。不过他的谈吐和交流能力很强,让我觉得他很适合做市场销售。因此就与他商定offer, 让他先用Java写JDBC的程序,做些测试,对TDengine这个产品的设计、内核、使用都完全熟悉起来,然后开始负责对外的交流合作。 

在我的各种攻势下,江燚接受了这个工作安排,不做研发,而是转向商务,在2018年9月正式加入了涛思,成为涛思的第六名员工。

江燚加入后,因为没有任何商务经验,PPT也写不好,常常被我喷为“幼儿园水平”。但江燚沉得住气,喜欢与我争论又善于学习,一步一步地掌握起各种与客户打交道的技巧,而且迅速学会了我的几个绝招。到2019年7月,TDengine宣布开源,江燚已经完全独立负责起了对外的合作交流。

后来从华为辞职的李广(李广的故事:在华为13年的峥嵘岁月后,我加入了一个13人的初创团队)加入后,两人搭档,李广偏销售,江燚偏售前,迅速攻城略地,拿下了很多订单。江燚也拿下了公司第一个百万大单,此后,我就几乎不跑客户了。 

相比很多有资源、经验资深的销售,江燚没有任何资源、零经验,但他凭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拼劲,对待客户的认真负责态度,迅速提高了实战能力,摸索出一套PoC测试和销售方法。

选择大于努力?看涛思数据两名 90 后如何获得“胡润 U30 企业领袖奖” - TDengine Database 时序数据库

学习能力强、爱闯敢冲是重要的选才标准

我现在特别庆幸,涛思在创业初期就引入了这两位年轻、但相当有潜力的小伙子,而且给出了我当时能给出的最好的待遇和股份,让他们心无旁骛、脚踏实地地工作。两位92年的小伙子也没有辜负我的期待,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,成为涛思数据的核心骨干,让我这位68年生的创始人不用担心公司太老气,发展后继无人。 

对于这两位小伙子而言,工作之初没有选择加入大厂,而是凭自己的判断,相信物联网大数据这个细分市场大有可为,相信我能带着大家打开这个市场,因此加入了涛思数据这个刚成立的小小公司。 

这个正确的决定,让他们毕业几年就成为了估值超3亿美元的公司的联合创始人,当初公司发放的股份也让他们身价不菲,远超他们的同龄人。如果公司不出大的问题,涛思数据将是他们人生的第一份工作,而且也是最后一份工作。 

当初成立公司的时候,与众多业内的人交流完后,一个感觉就是国内真能做数据库内核开发的寥寥无几,大部分人只会在国外的软件上修修补补。

市场销售上,绝大部分销售都是依赖资源、依赖品牌,使用一些传统的销售套路进行销售,对于没有品牌的软件中间件产品,能打开市场的,也是寥寥无几。

资深的研发或销售还往往囿于自己固有的认知,难以在物联网大数据这个新的领域有所突破。在清楚这一点后,我决定引入学习能力超强,而且只想往前冲的年轻人。除洪泽、江燚之外,我的另外几个联合创始人王婧、小廖、胜亮、李广同学都是如此。目前回过头来看,我的这一决定是正确的,这也是涛思数据能够成长起来的根本原因。

选择大于努力?看涛思数据两名 90 后如何获得“胡润 U30 企业领袖奖” - TDengine Database 时序数据库

惰性思维让我丢失机会 

我自己1997年初在美国找工作的时候,收到了很多offer, 最后挑选了如日中天的Motorola, 而放弃了在硅谷和纽约的几个不错的机会。现在回想起来,是自己选择了躺平,思维懒惰,而没有真正做仔细的思考。

如果当时多思考一下,我就应该加入湾区的互联网公司,而不是Motorola。因为上世纪90年代末正是美国互联网大发展的时期,有太多的机会,而且因为是崭新的行业,经验、资源没那么重要,年轻人只要努力,就有更多的机会。相反,Motorola所在的通讯产业,已经发展了几十年,虽还有技术创新,但行业已经被巨头霸占,公司内部的高级职位也是被很多资深的人士占住,年轻人的机会少了很多很多。 

我自己在Motorola、3Com工作几年后,马上意识到了大公司的问题。因此2000年10月,我辞掉在3Com的工作,加入了一家创业公司watercove, 虽然公司后来关门,但除技术研发之外,我从watercove学会了很多其他技能和经验,这段经历让我有了2008年回到北京自主创业的底气。 

工作怎么选? 

从我多年的观察看来,对于资质和背景一般,没有太高理想和追求的人而言,进大公司工作,是最好的选择。有做螺丝钉的心态,只要按部就班地做事,收入就有保证,借助大公司的光环,对外还有不错的身份,感觉是不错的。

对于名校毕业生而言,加入一家大厂或行业顶尖的公司,不是困难的事情。因为个人实力也不差,在大公司里混个不错的职位,只需要时间。

但是多年之后就会发现,本来实力不错的自己,无论是收入、资源,还是社会影响力,都被在外闯荡、不停折腾的同学远远的抛在了后面。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,因为人才一浪接一浪,大部分人逐渐成为大公司里高不成、低不就的人。自己的心态也逐步改变,开始放弃自己年少时的梦想,不再积极主动做事,选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作方式,结果是逐步被边缘化。 加入创业公司也不是选工作的灵丹妙药。因为创业公司大半是九死一生,生存期很难超过三年,很多生存下来的也是要死不活的状态。像洪泽、江燚这么幸运,第一次就选对方向的,可谓寥寥无几。 

因此,加入什么样的创业公司,就需要真正考验一个人的分析判断能力了。

你需要对想加入公司所处的行业做分析,它是否属于未来有10倍增长的行业,还是这个行业几乎饱和?分析完行业,需要对公司的团队做分析,公司的CEO和管理团队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成为行业的头部企业?这些分析,需要自己在面试前做一些功课,然后在面谈时,提出自己的问题,反过来面试公司创始人和高管,获取更多的信息,然后再仔细分析。除从网络搜索到的内容外,还需要与一些业内的朋友、同学交流,听取不同的意见,最后才能得到相对正确一点的结论,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。 

任何成功既是偶然的,也是必然的 

洪泽、江燚的小小成功,不是他们的运气,而是他们当初仔细分析思考的结果,也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。如果他们当初不仔细思考,凭他们的背景,一定不会加入涛思数据,那就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机会。加入后,不好好努力,那也难成就自己,而且很难在公司立足。 涛思数据虽然估值已经超过3亿美元,但相比大厂,还是小公司一个,因此还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机会。如果你学习能力不错,而且还有梦想,还如饥似渴,不需要你有多少经验或资源,只要努力,就一定有你不错的位置和发展通道,你就可以成为下一个洪泽、下一个江燚。 任何成功既是偶然的,也是必然的。六合彩的运气不能奢望,但凭借自己的判断、智慧,外加自己的努力,运气一定会远远超过他人。


陶建辉 2021年10月31日于北京望京